# 前言

一个朋友的电脑 G460 觉得太卡,我就和他一块给电脑升级了一下下。朋友真是太好了,然后就被喂食了,嘤嘤嘤,朋友真好。

# 装机过程

# 电脑初始配置

联想 lenovo G460 20041 笔记本电脑
处理器 英特尔 core i5 m540 @2.53GHZ 双核笔记本处理器
主板 联想(英特尔 HM55 芯片组)
内存 2G(三星 ddr3 1333MHZ)
主显卡 N G 310M(512M、联想)

# 更换内容

内存增加同型号 4G 内存条,注意三星 1333MHZ 电压 1.5V
硬盘更换 威刚 240G 固态

# 总结

1. 这个电脑就是为 win7 系统而生的。分辨尝试了 win10 和 win7 32 位系统,最后还是安装了 64 位旗舰版。安装 win10 似乎天然不兼容,非常卡,换成 32 位 win7 识别不了 6G 内存。还有,这个电脑不适合安装固态,固态性能发挥不出来。实际安装系统向内部拷入镜像发现最高跑 27-28M 的样子,很可惜。
2. 显示器更新有问题,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屏幕不显示的状况,实属正常(cd)。
3. 系统安装只能识别 MBR 分区,安装系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想的老式电脑,GPT 会报错。
4. 快捷键 FN+F12 选择启动盘。
5.bios 设置可能会引起系统不正常,bios 恢复默认就可以解决。

更新时间:2021 年 10 月 5 日

# 摘要

前一段时间在某鱼以 500 米淘换了一台松下电脑,型号松下 AX2,电脑本身可以触屏 + 翻折 360 度,就是用来折腾的,不断试用了 win7,win10,chrome os,fyde os for pc (fyde for you 只能免费用 90 天) 等几个系统,发现国外电脑在某些方面还是要比国产的要好一些,某些方面。

# 电脑配置介绍

--------[鲁大师]----------------------------------------------------------------------------------

软件: 鲁大师 6.1021.3180.915
时间: 2021-09-17 23:56:55
软件: http://www.ludashi.com

--------[概览]----------------------------------------------------------------------------------

电脑型号 松下 CF-AX2ADCTS 笔记本电脑
操作系统 Windows 7 旗舰版 64 位 SP1(DirectX 11)

处理器 英特尔 第三代酷睿 i5-3437U @ 1.90GHz 双核
主板 松下 CFAX2-2(QM77 Express 芯片组)
显卡 英特尔 HD Graphics 4000 (64 MB / 松下)
内存 4112 MB (FLASH / 松下 DDR3 1333MHz)
主硬盘 三星 MZMPC128HBFU-00000 (128 GB / 固态硬盘)
显示器 MS_9003 (10.1 英寸)
声卡 英特尔 Panther Point High Definition Audio Controller
网卡 英特尔 82579LM Gigabit Network Connection / 松下

--------[主板]----------------------------------------------------------------------------------

主板型号 松下 CFAX2-2
芯片组 QM77 Express 芯片组
序列号 12607774
主板版本 1
BIOS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V2.00L12 / BIOS 程序发布日期: 02/06/2013
BIOS 的大小 16384 KB

--------[处理器]----------------------------------------------------------------------------------

处理器 英特尔 第三代酷睿 i5-3437U @ 1.90GHz 双核
速度 1.90 GHz
处理器数量 核心数:2 / 线程数:4
核心代号 Ivy Bridge
生产工艺 22 nm
插槽 / 插座 FCBGA1023
一级数据缓存 2 x 32 KB, 8-Way, 64 byte lines
一级代码缓存 2 x 32 KB, 8-Way, 64 byte lines
二级缓存 2 x 256 KB, 8-Way, 64 byte lines
三级缓存 3 MB, 12-Way, 64 byte lines
特征 MMX, SSE, SSE2, SSE3, SSSE3, SSE4.1, SSE4.2, HTT, EM64T, EIST, Turbo Boost

--------[硬盘]----------------------------------------------------------------------------------

产品 三星 MZMPC128HBFU-00000 (固态硬盘)
大小 128 GB
固件 CXM1201Q
接口 SATA III
数据传输率 600.00 MB / 秒
特性 S.M.A.R.T, 48-bit LBA, NCQ
硬盘已使用 共 4853 次,累计 5642 小时

--------[内存]----------------------------------------------------------------------------------

Onboard 松下 DDR3 1333MHz 2GB
序列号 98765000
厂商 Panasonic
模块位宽 64 bits

Onboard 松下 DDR3 1333MHz 2GB
序列号 98765002
厂商 Panasonic
模块位宽 64 bits

Flash ROM FLASH 16MB
厂商 Panasonic
模块位宽 8 bits

--------[显卡]----------------------------------------------------------------------------------

主显卡 英特尔 HD Graphics 4000
显存 64 MB
显卡制造商 松下
芯片制造商 Intel
BIOS 版本 Intel Video BIOS
驱动版本 9.18.10.3071
驱动日期 3-19-2013

--------[显示器]----------------------------------------------------------------------------------

产品 MS_9003
固件程序日期 2011 年
屏幕尺寸 10.1 英寸 (22 厘米 x 13 厘米)
显示比例 宽屏 16 : 9
分辨率 1366 x 768 32 位真彩色
Gamma 3.55
电源管理 Active-Off

--------[其他设备]----------------------------------------------------------------------------------

网卡 Intel® 82579LM Gigabit Network Connection

网卡 Intel® Centrino® Advanced-N 6205

声卡 英特尔 Panther Point High Definition Audio Controller

键盘 Japanese PS/2 标准键盘 (106/109 Key)
鼠标 Synaptics SMBus 触摸板
鼠标 HID-compliant 鼠标

--------[传感器]----------------------------------------------------------------------------------

CPU 温度 60℃
CPU 核心 60℃
CPU 封装 60℃
硬盘温度 41℃

# win7 系统安装

安装过程:略

体验感受:用着还可以,我刷的 win7 64 位旗舰版,镜像封装的有 office 2007,自己装了一个 qq 日常办公很可以,ps:其实我之间偷偷安装过 matlab、微信、360、网易云和日常软件,勉强都能用,但是耗电太快了,再加上一个风扇,散热不是很理想。

注意:win7 32 位的我安装了两次,用的不同镜像,但是开机直接进入 bios,我怀疑是电脑本身处理器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我放 u 盘的两个镜像都坏了。

# win10 系统安装

安装过程:略
体验感受:使用可以,我用的 msdn 正常镜像,安装后可能会出现 bug 或者不兼容,网上查询后发现是通病,不过勉强能用。
注意:兼容问题

# fyde os

安装过程:第一步:准备一个 8G 以上的 U 盘,接着在 FydeOS 官网下载镜像文件,使用官网推荐的 balenaEtcher (https://www.balena.io/etcher/) 将镜像刻录到 U 盘中;
第二步:将可录好的 U 盘插入电脑,设置并启动 U 盘,这时我们就会直接进入 U 盘中已经安装好的 Fyde OS。
第三步:安装(如果想要把 Fyde OS 安装进硬盘,有两种方法,接着往下看吧!)
方法一:同时按下【Ctrl+Alt+F2】按键(Apple Mac 上需要按下【Fn+Ctrl+Alt+F2】按键),这时系统就会切换到 tty 命令行模式。进入到此界面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命令将 Fyde OS 安装进硬盘了。
方法二:通过设置和启动 U 盘后直接进入系统,稍等片刻我们就可以看到国产定制的 Chrome OS 的默认桌面,接下来点击桌面左下角的开始菜单;在程序列表中点击进入应用商店,找到一个名为【install】一键安装系统到硬盘的程序;在弹出的窗口中,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全盘安装】或【多重引导安装】,ps:后者为安装多系统用的,但老毛桃不建议大家安装多系统。这是因为分区不同,在其它系统下会无法读取,显得非常杂乱甚至可能发生误操作而导致 Fyde OS 打不开。安装完毕后,拔掉 U 盘重启电脑即可。
原文作者:(装机小能手)
原文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4430681
原文出处:知乎

体验感受:fyde os 使用还是很爽的,偶尔会开机打不开第三方安装的软件,一直转圈圈,解决方法:重启或者插上充电器就好了,王者打不开。日常使用风扇呼呼转,但体验不错,窗口可以调节大小很有平板感觉,接下来我会保留并且不断优化这个,作为便携电脑的一部分。

注意:fyde 官方帮助文档 https://fydeos.com/help/manual
fyde os 镜像 https://fydeos.com/download/
fyde os 多系统配置 https://faq.fydeos.com/recipes/dual-boot/

# chrome os

单盘安装过程:https://post.smzdm.com/p/a5k2zp0x/
我使用了镜像单独下载加 chrome 插件制作,用下载工具下载镜像容易中间下载断开,狗头。
1、首先,需要准备一个 U 盘,至少大于 8GB,最好 16GB 的 U 盘。
2、我们先登录 Chrome OS 的系统下载网站 https://www.neverware.com/freedownload#home-edition-install
3、安装插件 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chromebook-recovery-utili/jndclpdbaamdhonoechobihbbiimdgai?hl=en

单盘多系统安装过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y4y1e7vv?share_source=copy_web
Win+Ch 涉及的资料:
安装工具包 + 恢复镜像 + 安装框架网盘版下载:https://pan.baidu.com/s/18-6ClA88Gajp99y8TpHJyA 提取码:651i
ubuntu-mate 下载:https://ubuntu-mate.org/download/
Chrome 恢复镜像下载 1:https://cros-updates-serving.appspot.com/
Chrome 恢复镜像下载 2:https://cros.tech/
转载自 b 站大佬:我是阿皮啊 -

体验感受:chromebook 激活后基本上就不需要 v 屁蒽了,重起登录时可以断开网络选择已经激活的帐号离线登录。最终我也没能突破激活界面,只是用了游客模式,完全没能享受到最后的乐趣,激活过程分别尝试了 netshare pro 和 proxy 两种方法,都失败了。

netshare pro
需要一台 chrome os 设备两个软件
软件分别是一个能出去的和手机 app 名为 netshare pro
先把手机扔出去,然后开启 netshare pro 的热点模式,让 chromebook 连接热点激活。

proxy
失败

注意:chrome 安装了两次,由于本人实在太笨,没耐心了,两次尝试都格式化了整盘,唉,我的 win7. 所以装机有风险。

# 总结

个人踩坑了很多,安装 win7+win10 双系统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电脑安装后在 pe 中修复引导文件时总会失败,尝试了两次也没成功,花费了一下午,最后安装了 win7 + 凤凰 os+fyde os,个人感觉 fyde os 不错,凤凰 os 最方便。

# 快捷键

松下 AX2 的快捷键
fn+f2 进入 bios
esc+f5 选择启动项 ps:要首先打开 bios 的 uefi 设置。

# 最后,祝君好运。

书犹药也。

Welcome to Hexo! This is your very first post. Check documentation for more info. If you get any problems when using Hexo, you can find the answer in troubleshooting or you can ask me on GitHub.

# Quick Start

# Create a new post

1
$ hexo new "My New Post"

More info: Writing

# Run server

1
$ hexo server

More info: Server

# Generate static files

1
$ hexo generate

More info: Generating

# Deploy to remote sites

1
$ hexo deploy

More info: Deployment